西平驻村第一书记争当农村“四大员”
本报讯 (通讯员 胡军华 罗金河)近日,一辆载着40多套轮椅、跑步机等康复训练器材的卡车驶进了西平县焦庄乡管庄村,这是该县民政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周军向残疾人送来的又一份“真情”。70多岁的重度偏瘫老人郑耀山收到轮椅,激动万分地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好啊,驻村干部服务群众更贴心、更周到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西平县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好“四大员”作用,努力解决好驻村工作中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驻村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当好指导员。该县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政治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高的优势,指导村党组织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作风霸道、组织观念不强、党组织服务能力弱、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精心制订活动方案和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结合农村党员的实际,采取对在职党员集中学习、对流动党员邮寄资料、对文化程度高的党员与文化程度低的党员结对帮学等方式,搞好分类指导,确保党员群体普遍受到教育,做到活动“全覆盖”;配合乡镇包村班子成员搞好对活动的督导检查,提升活动实效。
当好示范员。为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该县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计划,举办一次“远学焦裕禄、近学陈宏伟”专题辅导,召开一次“如何走群众路线”讨论会,撰写一篇“推动派驻村发展”主题调研报告为内容的“三个一”活动,带头学习教育;通过入户走访、电话交流等方式,带头征求群众对村党组织及本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并对照《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带头谈心交心,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目前,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共撰写学习笔记150多篇,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32场次,查找服务群众责任心不强、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等问题120个,已整改96个。
当好服务员。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该县深入开展“转作风、践承诺、做奉献”主题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搞好各项服务,并把承诺服务事项在村务公开栏张贴,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个个有回音。活动开展以来,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先后邀请县、乡农技人员、政法干警等入村开展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法律咨询42场次,受益群众4900多人;为派驻村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和致富项目19个、资金360多万元,新建村内道路4.5公里,发展食用菌种植、蛋鸡养殖等项目12个,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花生、良种猪销售信息16条;排查化解邻里、宅基地等矛盾纠纷22起。
当好帮扶员。该县根据贫、病、残、孤等困难群众的不同需求,深入开展送政策,帮助群众解疑释惑转观念;送卫生,帮医病保健强体格;送真情,帮低保医保事务全代办;送温暖,帮扶贫济困暖民心“四送四帮”活动,把好事办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目前,全县驻村第一书记主动上门为群众办理低保医保、养老等手续36人次,看望慰问困难群众106人次,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及慰问金合计1.8万元,邀请医务专家开展义诊活动7场次,受益群众3500多人,为残疾人送康复器材100多套,解决群众生活难题26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