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28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厄尔尼诺今年来袭?

发布时间:2014-07-28 14:55:29  

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

厄尔尼诺到底是什么?今年会不会来袭?它的发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围绕这些话题,气候专家们近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进行了详细解读。

“厄尔尼诺是一个气候现象,它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现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说,人们关注厄尔尼诺,是因为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指出,厄尔尼诺如果出现之后,全世界大部分的地区都会深受它的影响,要么就是干旱,要么就是高温热浪,要么就是冬天比较寒冷。中国主要还是以干旱为主,厄尔尼诺发生之后我们的雨带就会往南退,退到长江流域、华南等,会发生北面比较旱、南面比较涝的状态。   

丁一汇认为,厄尔尼诺今年可能会发生。现在已经到了厄尔尼诺的状态,估计到89月份还要有一次发展,到圣诞节时可以达到高峰。到底高峰可以达到什么程度,说法不一,到时候还需要进一步预测。

“今年的厄尔尼诺可能会扭转前10年到15年中东热带太平洋海洋的偏冷状态。所以它的意义不在于今年,而在于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会不会扭转全球变暖的停顿和趋缓趋势,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丁一汇说,现在全世界有400年的厄尔尼诺的资料,大概可以看到最长的厄尔尼诺可以影响到4年,因此整个世界就要发生变化,对农业、水的影响就非常深远。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郑大玮说,我国国土辽阔,各地气候类型都不一样,所以就是风调雨顺的年份、大丰收的年份也有部分地区受灾,即使是大灾年也有部分地区增产、丰收。要高度重视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比常年的灾害要重一些,但也不要过分惊慌。   丁一汇指出,国际上最近有个统计,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大概要造成全世界四大农作物: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减产2%左右。此外,厄尔尼诺的影响还有极端气候事件,比如会导致季风的减弱,因为季风一衰退影响很大,对中国的影响就是季风往往变弱,季风就很难往北吹,所以雨带基本上在长江、黄淮以南或者更南的地方,这样北方降雨量就会减少。

如何规避厄尔尼诺对农业造成的影响?郑大玮表示,从今年情况来看,虽然我们不能说一定会导致减产,但是要有个思想准备。华北地区,有可能到盛夏、到秋季会干旱,因为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弱、雨带偏南,要做好抗旱准备。南方要注意防冻、防涝,要提前把排水沟疏通好;还要做好蓄洪准备。

相关链接

什么是厄尔尼诺?

       秘鲁是世界上产鱼大国之一,这个国家的鱼粉产量占世界首位。这是由于秘鲁沿海一带海区里,除水平流动的海流外,还有不断地从海底深层向海面涌升上来的上升流,这种上升流能把海底丰富的磷酸盐和其他营养盐分带到海洋上层,滋养着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

       如果这支上升流减弱或是消失,临近赤道区的暖流就会入侵,引起秘鲁沿岸海域的水温升高,这种现象大约每隔几年就会在圣诞节前后发生,当地居民把这种由于暖流的季节性南侵而引起的海面水温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经多年观测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不仅对秘鲁沿岸带来灾害,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异常。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常发现全球一些地区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久旱无雨,农业歉收。科学家们把这种带有全球性的气候变异与厄尔尼诺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全球气候异常的前兆往往可以从上年或年初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状况中找到。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只有发生在中、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升高,通常要持续一年以上的增温现象才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姚润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