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2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磊:群众冷暖记心间

发布时间:2014-07-21 14:33:56  

群众冷暖记心间

——记驿城区板桥镇林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磊

记者

在驿城区板桥镇林庄村,只要提起李磊,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六龄学童,没人不竖大拇指。更有了解他的村干部如是说:“他知道村民爱吃咸的还是甜的。”

李磊,中等身材,四十出头的年纪,眉宇间透出几分刚毅和干练。20127月底,身为市水利局中层干部的他作为我市第二批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员,被派往驿城区板桥镇林庄村。正式任命下达之前,他便只身驾车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感受一下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风土民情。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

林庄村,上世纪6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大概还记得“75·8”那场史无前例、惨绝人寰的特大洪水。当时,6小时降雨量830.12mm的世界最高纪录就诞生在这里。林庄村境内多浅山丘陵,耕地少且贫瘠,属省级贫困村。

上任伊始,李磊便带领村班子成员走街串户,体民情,察民意,为下一步决策做足功课。全村6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682户人家,经常会出现他忙碌的身影。陈家有几只鸡,马家有几头猪,许家有哪些困难,他都了然于胸。林庄村每一寸土地,都留有他的足迹。

摸清了家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理清了思路,李磊开始“出招了”。为给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优质服务,他多方筹措资金23万元建成了300平方米具有农村书屋、活动室、服务室、办公室、治安室多功能村委办公楼,又筹资3万元(其中2万元是李磊个人出钱)添置了办公家具、图书等。从此,林庄村告别了长期无办公场所的历史。

基础设施建设是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李磊在市水利局党组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投资200多万元的3000人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目前该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林庄村民长期吃苦水、咸水的问题。投资20万元的大雁河漫水桥建设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林庄村600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大雁河西岸300亩耕地生产道路通行问题。通过土地平整项目,争取资金172万元,修建坑塘6个,生产桥5座,硬化道路3.2公里。投资60多万元、全长2公里的刘爬村道路建设项目,已于今年4月通行。投资12万元的河南省第一批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已于今年4月底竣工投入使用。投资15万元的林庄小学食堂建设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利用“一事一议”项目投资2万元在林庄小学前建成一座生活桥,有效解决了小学生行路难问题。

发展经济是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这一点,李磊时刻铭记在心。有些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后,萌生了比葫芦画瓢的念头。李磊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农村经济一定得立足实际,不能照抄照搬,要更加深入调查研究,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富民之路。

林庄村村民素有养猪传统。李磊通过努力,争取到市委农办增收到户养猪项目资金30万元,所购300头优良二元母猪已分到75户村民家中。目前,母猪长势喜人,平均体重300多斤,并且已有45%的母猪成功受孕。这为今后林庄村规模化养猪奠定了基础。他把通过土地平整项目修建的6个标准坑塘,交付给村民养鱼,投放的鱼苗目前已长到1.5公斤左右。另外,针对林庄村传统养殖、种植特点,李磊引导村民成立了陈新义种植养殖经济合作社,在种植养殖方面走出一条合作发展的道路。

有村民告诉记者,过去林庄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传统粮食种植,基本靠天收,收入微薄,无奈只好外出务工贴补家用,日子常年都过得紧紧巴巴。而如今的林庄村村民感到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在李磊的带领下,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记者问李磊驻村以来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他说:“带着感情,带着爱就能做好任何事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