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10月25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汝南城关女子道班

发布时间:2014-10-25 16:52:50  

这里活跃着一群女子养路工

——记汝南城关女子道班

记者 胡殿文 吕廷新

1013中午,深秋的阳光依然灼热。在汝南县城区的一条大路上,一群女护路工时而清扫路面,时而清除杂草,她们就是汝南县城关女子道班的女护路工。

汝南县公路局下辖的城关道班地处汝南S333线与S219线的交会处,是驻马店连接汝南、上蔡、平舆、新蔡、正阳五县的门户之地。这里养护面积大、养护里程长,仅路面的保洁任务就相当繁重。这个让男养路工望而生畏的地方,却常年活跃着一支女子养路工。

这个道班是上世纪80年代初组建的。目前,这个道班共有16人,主要负责驻(马店)新(蔡)公路、开(封)龚(家棚)公路和汝南县西南环城路30公里道路的维护、绿化等工作。“女子道班的工作与男子道班相比毫不逊色。她们不怕苦和累,说得上巾帼不让须眉。”汝南县建业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经理王二华说。

王娟:坚守铸就华美

今年40岁的王娟,在养护班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个年头。对于一名女养护工来说,20年要见证的不止是一条路从小到大、从窄变宽的变化。20年间,她承载着生命里太多的酸甜苦辣。

20年前的一天,高中毕业的王娟兴致勃勃地来到养护公司报到上班,可她怎也想不到班长发给她的竟然是一把铁铣和一套肥大的橘红色工作服。回想过去,王娟说:“我那时刚刚下学,想着上班就是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哪想着是铲修路肩、清扫马路。特别是干了一天后,看着手上磨出的血泡,真的有些心灰意冷。后来,班长跑到俺家里劝我,啥工作不得有人干,我不也是这么过来的。”王娟心动了,她走进了艰苦而又光荣的养护班。

在创建文明示范样板路活动中,王娟自带着干粮和水壶,从一大早就开始平整路肩和绿树刷白,一直忙到很晚还未回家。刚刚7岁的孩子因为想妈妈,趁家里其他大人不注意,偷偷到路上寻找妈妈。家里人因为找不到孩子,赶忙给王娟打电话,要她回去寻找孩子,王娟接着电话说:“你们不用着急,也不用找了,孩子就在我身边。”王娟深情地对孩子说:“妈妈因为工作忙没有照顾好你,但你以后一定要听大人话,别在单独来找妈妈了,路上车那么多。”孩子在一次作文大赛上这样赞美他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公路养路工,她身材矮小,在宽阔平坦的大道上,显得微不足道和渺小,但她舍小家为大家,每天早出晚归,在公路上勤恳工作,她身上的工作服在我心里是那么的艳丽。

易小芳:愿做一颗小草

老养护工易小芳算过这样一笔账:自己每天养护1500米公路要走多少步?答案是6500步;从事公路养护工作28年来共行走了多少米?答案是1500多万米。只有初中文化的易小芳无法用1500多万米换算出她养护的路程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但她内心清楚,1500多万米的里程绝对是一个“大数据”。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愿做一棵无名小草。这就是女子养护工,撩起她们的袖筒,看看她们手臂上的伤疤,你就能发现这些女同志都被路边的树枝飞石划伤过。

再有二个月,副班长易小芳就要退休了,想到就要离开工作岗位,她内心充满了惆怅,她害怕自己因内心空虚而寂寞。“我一定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给年轻人树立榜样。”为此,她每天上班早来半小时,下班晚走半小时,时常手把手教新同志养路知识。同志之间思想有了隔阂,她想尽办法化解矛盾,同志们称她为城关道班的“知心姐姐”。

唐春凤:忘我见证情操

唐春凤是城关道班的老同志,18岁来到道班一干就是30年。多年来,从恋爱到结婚生子,她从未耽误过工作。几年前她的丈夫因病辞世,出殡那天,正赶上全省“好路杯”竞赛检查,唐春凤守着灵车回到家乡留盆镇,安葬完丈夫,来不及擦干眼泪就急匆匆回到道班继续工作。班长陈玉梅劝她回去,她紧咬着嘴唇摇着头说:“人死了,我就是再回去也不能复活,现在迎检任务这么重,我不能拖了咱城关道班的后腿。”在丈夫去世周年那天,唐春凤特意准备了丈夫平时爱吃的饭菜,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带着无尽的内疚,来到丈夫的坟前痛哭了一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