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大爱的使者
——记平舆县义工协会会长刘凯歌
记者 李丹丹 姚 晶
在平舆县,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面带微笑,身穿红马甲,走进校门,给困难学生送去关怀;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带去温暖;走进贫困孤儿家庭,给他们父母般的关爱;走进大街小巷,开展文明宣传活动……他们,是传播爱心的使者,他们是奉献爱心的旗帜,他们,自觉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是平舆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舆义工。而平舆义工协会的创建者就是 “学雷锋志愿者” 、古槐街道办事处小刘居委会个体工商户刘凯歌。
刘凯歌是个热心肠。早在平舆县义工协会正式成立之前,她就已经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多年来,刘凯歌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乐此不疲,并享受着帮助他人的愉悦感。在亲友和邻里眼中,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活雷锋”。自2009年以来,刘凯歌连续3届担任会长职务,同时她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中国共青团青年志愿者,曾多次被市文明委、团市委评为“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市青年文明突击手”,2013年她被平舆县评为“道德模范”,2014年她又被平舆县评为“十大杰出青年”。
忍辱负重成功救助锁颈老人
做义工工作,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有时候还要面对误解、甚至敌对和谩骂。刘凯歌明白,要想干好义工工作,需要的不是一时热情,而是恒久的坚持。
义无反顾关爱残疾人家庭
2012年6月的一天,刘凯歌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电话里说有一名残疾人10年前捡来一个弃婴悉心抚养,孩子被取名朱卓雅。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被发现患有唐氏综合症,并伴有心包积水,10岁的孩子看起来像6岁那么高。得知情况后,刘凯歌立即赶往孩子家中看望。看着孩子发病时被憋得出不来气的情景,刘凯歌心如刀割。当天,她就召集平舆县义工协会人员进行募捐,她本人带头捐款。此后,她又联系省爱心医院为小卓雅治疗。小卓雅临去郑州看病前,刘凯歌带着孩子买了几套衣服,并带孩子洗澡,给孩子买了爱吃的零食和喜欢的玩具,孩子住院后,她又返回平舆继续筹集费用。最终,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医院的精心治疗下,小卓雅的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于两个月后出院。现在,小卓雅已经读小学了。
千方百计帮助智障流浪女孩与家人团圆
2013年7月的一天早晨,刘凯歌在广场锻炼身体,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个20多岁的姑娘看,刘凯歌走近了解情况后才知道,这姑娘精神有些不正常。看到姑娘穿着很脏而且有些破损的衣服,刘凯歌让周围人看护着姑娘,自己急忙跑回家拿来换洗的衣服给姑娘穿上,并帮她买了早点和水。在和姑娘断断续续交谈中,刘凯歌知道了有关姑娘家庭住址的一些信息。在安顿好姑娘后,刘凯歌就急忙联系派出所,希望能借助这些信息找到姑娘的家人。可就在刘凯歌联系上姑娘的家人时,姑娘却偷偷跑了。整整一天,刘凯歌几乎跑遍了县城的所有大街小巷,也没有找到姑娘的身影。想到这样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女孩在外流浪十分不安全,刘凯歌焦急万分。夜晚,刘凯歌又不顾一天的奔波劳累出门寻找,终于在广场找到她。可是姑娘的神志不清,把刘凯歌为她准备的干净衣物全扔了。为了防止她再次逃走,刘凯歌想把她抱在怀里。可姑娘比刘凯歌个儿高,而且比刘凯歌胖,刘凯歌根本拦不住她。姑娘对刘凯歌又打又抓,刘凯歌的胳膊多处被抓出血,旁观的群众都劝刘凯歌:“你和她素不相识,就不要管她了。”还有群众提醒刘凯歌:“万一姑娘有传染病,小心别被传染了。”刘凯歌却顾不上考虑那么多,她只是一心想着让女孩尽快找到家人。见无法劝说姑娘,刘凯歌拨打了110,可警察过来姑娘还是说什么也不肯走,刘凯歌只好好言相劝,又买来雪糕哄她,最后和姑娘一起去了收容所。到收容所把姑娘安顿好,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第二天刘凯歌又放心不下赶来看望,直到姑娘家人来接她回家刘凯歌才放心。
义工梦想:让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这些爱心将汇聚成大爱的海洋,这些大爱集聚起来的力量就会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点燃希望。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刘凯歌说。在刘凯歌心中,义工志愿者只是一个称谓,其实质是奉献自己的爱心,尽自己能尽的力量,影响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参加进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传递温暖。多年来,刘凯歌坚持献爱心、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这些年,刘凯歌带领她的义工团队究竟做了多少好事、办了多少起爱心救助活动,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至目前,在刘凯歌的带领下,平舆义工志愿者协会参与人员已有6000多人次,协会已发展正式会员110多名,志愿者200多名,开展了爱心助学,资助重症患者、低保户,看望孤儿和五保老人,安全出行文明劝导,绿色家园你我同行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帮扶,不留余力地去做好每件好事,这是刘凯歌的人生信条,也是她一直在做公益的动力。一路走来,刘凯歌带领着一群同样富有爱心、视奉献为快乐的热心人,活跃在平舆的城市和乡村,以实际行动阐释着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精神追求,用大爱和奉献书写着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