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07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手机骚扰欺诈须打好“补丁”

发布时间:2014-07-07 07:55:30  

商德柯

       手机骚扰、欺诈事件频繁发生,是智能手机大规模应用背景下一个不和谐的现象。无良骗子利用了现代通信工具的便捷,也常常运用并不高明的手法行骗。很遗憾,现实中被骗者并不鲜见。至于遭遇骚扰者,就更为普遍了。

    笔者认为反骚扰欺诈须在两个方面打好“补丁”:一是在技术领域,二是修补人心里的漏洞。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很快,在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捷的同时,也为无良骗子的骚扰与欺诈提供便利条件。很多人对各种骗技有防不胜防之感,的确跟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有关系。“响一声”电话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有统计显示,“响一声”电话以36.0%的比例居骚扰电话号码数的首位。不少人就曾因回拨陌生电话而遭遇损失。对待陌生电话,光靠警惕性是不够的,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拦截。不断提升智能升级拦截技术非常重要,技术领域不打好“补丁”,骗子就永远有空子可钻。

    听说在前不久成立的中国手机反骚扰反欺诈联盟中也有软件公司参与,这是好事情,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手机反骚扰欺诈中,在技术领域提供更多支持,这个事情的解决就会容易很多。

    修补人心的漏洞,是打第二块“补丁”。有人常常在听闻各种受骗案例之后,会惊讶发问:这种弱智的骗术,究竟是如何骗到人的?对于上当受骗者的荒唐反应,总有人觉得不可思议。问题在于,明明知道很多骗术不高明,但总有人“前仆后继”、“中弹倒下”。

    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人心中有漏洞:要么是爱贪点小便宜,要么是被骗子利用了焦急心理,要么就是怕面子上挂不住。等到事后静下心来一想,上当者即会埋怨自己怎么会那么笨。当然,有些老人反应慢些,容易上当受骗,确有年龄的原因。

    修补人心里的漏洞,就是要在想贪小便宜的时候多问一声,世上是否有免费午餐;就是在焦急的时候,告诉自己得冷静一点;就是要在怕面子上挂不住的时候,得追问一句:面子背后有没有陷阱?

    手机骚扰、欺诈者如过街老鼠,人人愿追而打之。光有愿望不够,要反骚扰欺诈,最好先打好两块“补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