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段阳东)“一天100元,中午管顿饭,车接车送真方便。”这是外来为确山县石滚河镇药农打工的群众编的顺口溜。眼下,该镇今年种植的2万余亩中药材夏枯草已进入全面收获季节。
近年来,石滚河镇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来抓。在调整种植结构中,随着县、乡政府的积极引导扶持以及中药材协会的技术支持和订单收购下,广大群众纷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夏枯草、半枝莲等种植业,同时还主动权于农民,抓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因村而异,一村一品,形成了“南林(经济林)北烟(烟叶),东栗(板栗)西菇(香菇),田野到处中药材”的发展格局。该镇种植面积也由前几年的百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8万亩,中药材种植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今年,该镇中药材种植面积2.8万余亩,仅此一项可收入8000万元以上,亩增收在千余元,在今年三夏中有70%的家庭出现了“麦忙变药忙”的局面。由于药材行情好,价格不断上涨,收购商提前到当地“等”药,忙不过来的药农只好四处雇人打工帮忙。据统计,近10天来,每天从外县涌进石滚河镇打工的近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