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德柯
2013年9月,仅有5%的垃圾短信来自“伪基站”,到当年12月,“伪基站”发送的垃圾短信已经占到了70%,“伪基站”在短时间内猖狂扩张开来。“伪基站”可以伪造他人号码或110、119、10086等特殊号码发送信息,让人防不胜防;挤占公共电信网络,影响正常通讯。“伪基站”已成为严重干扰民众生活的社会公害。
违法收益高使得“伪基站”犯罪呈现长期性、顽固性特点。从根本上铲除“伪基站”犯罪,需要群防群治、形成治理长效机制。
“伪基站”发送的信号被监管部门发现、处理,在技术上难度不大,而流动性强、调查取证难,加大了打击“伪基站”犯罪的难度。发动广大群众积极举报“伪基站”违法犯罪行为,群防群治,形成“人人喊打”的社会环境,“伪基站”犯罪也就无处可逃。
从源头上治理“伪基站”,要疏堵结合,鼓励广告厂商拓展其他推销方式;消费者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对垃圾短信不相信、不上当,让“伪基站”犯罪无利可图。“伪基站”发送的垃圾短信中,推销广告占了很大部分,广告厂商和消费者无疑是这条地下产业链的“两头”。二者行动起来,“伪基站”犯罪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长久。
“伪基站”很容易死灰复燃,打击“伪基站”行动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打击“伪基站”的长效合作机制逐渐形成以及人们防范意识的不断提高,“伪基站”只能面临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