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6月16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发布时间:2014-06-16 08:05:47  

 马永恩7岁时,爸爸突患疾病瘫痪,之后他遭遇了一连串不幸的家庭变故。爷爷遭遇车祸身亡,母亲出走不回,照顾他爷俩生活的姑姑意外瘫痪。由于奶奶早逝,年仅8岁的马永恩只能与爸爸相依为命,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爸爸的生活。614清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走基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栏目,报道了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14岁少年马永恩独自照顾瘫痪爸爸6年的感人事迹。记者614走近马永恩发现——

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记者 胡殿文 代建新

编者按:

614,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走基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栏目,以“马永恩:一份‘恩’情 相伴‘永’远”为题,报道了平舆县老王岗乡中学学生马永恩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孝敬长辈、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用坚强和毅力诠释了人间大爱。为进一步深入宣传马永恩的感人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市委宣传部在组织中央、省、市媒体报道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市直新闻媒体组成采访组,深入马永恩学习生活的地方进行深度采访。通过采访马永恩本人、父亲、老师、同学、邻居等,全面深入报道马永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采编的稿件将陆续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guols1406303.jpgguols1406303.jpg guols1406303.jpg

马永恩在教室里学习。 《河南日报》记者 王天定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情动天中

盛夏的天中大地,麦粮归仓,秋苗破土。一场喜雨不期而至,在带来清凉的同时,干燥的田野在细雨薄雾的滋润下新绿铺地生机盎然。614日清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走基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栏目,播出了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老王岗乡中学七年级四班年仅14岁的马永恩同学,独自照顾瘫痪父亲生活6年的故事。最美孝心少年马永恩的感人事迹很快在中州大地传播开来,马永恩的行为感动了天中大地,激起了更多的社会关爱和牵挂。

20079月,马永恩的爸爸马小全在广东顺德一家工厂打工时突患急性脊柱炎,颈部以下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经过几个月治疗,马小全总算保住了性命,但住院治疗却不得不终止。给他看病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债台高筑,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之后,当时年仅7岁的马永恩又遭遇一连串的家庭变故,他8岁那年,爷爷被货车撞死,肇事司机逃逸。妈妈在马永恩的爷爷去世第三天不辞而别杳无音信,照顾他爷俩生活的姑姑因为一次意外导致颈椎骨折瘫痪在床,8岁的小永恩不得不承担起照顾爸爸生活的重担。

提不动茶壶,马永恩在爸爸指导下把茶壶抱在地上倒茶。不会做饭,马永恩在爸爸指点下生火蒸馍下面条。没钱买菜,马永恩在自家院子里挖地种菜。每天夜里,马永恩都要醒来给爸爸翻身按摩。六年如一日,小永恩给爸爸端屎端尿擦洗身子,为了不让爸爸长时间躺在床上得褥疮,小永恩把一块木板架在床和轮椅中间,帮助爸爸移动到轮椅上。

到了上学的年龄,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了,马永恩还没上学。爸爸哭着说:“孩子,爸对不起你啊。”“没关系,等小朋友上学回来了我可以向他们学习,书本我都借好了,你安心养病吧。”马永恩对父亲说。渴望上学的马永恩劝慰爸爸后暗自伤心落泪。亲朋邻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在村委会的关心帮助下,8岁的马永恩终于背上书包走进了村小学,并且领到了低保。马永恩上学虽然有点儿晚,但他学习刻苦,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他每天往返学校和家里,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病床上的爸爸。

20139月,马永恩小学毕业后要上中学了,爷俩的生活面临更大的困难。老王岗乡中学离家5公里多,每天早上,马永恩得早早起床为爸爸穿衣洗脸、赶做早饭,给爸爸留下中午饭放在保温盒里,并在早上550分前赶到学校上早自习。每天下午放学,马永恩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回家给爸爸做饭,为爸爸端屎端尿,赶不上上晚自习时,他不得不向老师请假。

guols1406301.jpg 

马永恩用块板子搭在床和轮椅之间,吃力地把父亲扶上扶下床。 《河南日报》记者 王天定

马永恩上学的困难亲邻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在乡村干部帮助下,马永恩父子俩在距离乡中学较近的村庄租赁了民房。学校离租赁房近2公里,马永恩可以在放学后骑上自行车回家给瘫痪在床的父亲做饭了,早晚自习从没有迟到缺课的现象,学习成绩在班里和全校名列前茅。

在爸爸眼中,他是生命的依靠和希望

614,周末,由于下雨,马永恩没有带着父亲返回老家。在照顾了爸爸起床和早饭、午饭后,马永恩抓紧复习功课,完成学科作业。走进这个家庭,记者看到他们租赁的民房虽然破旧,但却没有瘫痪病人家庭通常会有的异味,租赁的民房屋内屋外生活用品摆放井井有条,马永恩在院内种的蔬菜充满生机。

马小全平静地坐在轮椅上看着孩子专注学习,心里略感几许欣慰。马永恩看上去身材瘦削,腼腆而朴实,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这个坚强少年的肩膀。他在给爸爸做护理按摩时轻重适度,说话时面露微笑,言语中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懂事和坦然。马小全伤感地说:“这孩子五六岁的时候特别好玩,比较活泼,自从我得病以后家里发生了这么多不幸的事,他就不爱说话了。他心里有苦楚也不愿意说出来,是为了不让我难过。”

6年多来,无论春夏秋冬,马永恩都会早早起来洗衣服、做饭,照顾爸爸起居和吃药,每天都会用热水袋在他爸爸失去知觉的下半身暖上半天。中午的时候,他经常用轮椅推着爸爸到院子里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看看外面的环境,和爸爸聊天。晚上,马永恩会骑在爸爸身上为爸爸敲打伤腿。“永恩年龄虽小但很听话,也很孝顺,没有永恩这孩子,我活不到今天,我非常感谢孩子的悉心照顾!”马小全动情地说。

下午630分许,开始做晚饭。马永恩烧饭、洗菜、切菜,家务活看起来十分娴熟。马永恩刚开始并不会做饭,甚至连炒菜锅都拿不起来,都是在爸爸的现场指导下,一样一样地学,慢慢地都学会了,现在还能为爸爸炒个可口的菜。

坚持让马永恩上学是马小全的强烈愿望,为了能让孩子上学,他父子俩还为此吵过架。他说:“永恩正值上学年龄,我一直希望他能继续读书,将来考上大学找个工作,我治病才有希望,我们这个贫困家庭才会得到改变。”马永恩很理解爸爸的心思,抓紧点滴时间刻苦学习,从小学到初一学习成绩都很优秀。

在师生眼中,他是坚强善良的学生

在老王岗乡中学上初一不久,班里的老师和同学很快知道了马永恩家里的遭遇和困难。班主任老师经常与他谈心,学校也给他免除了全部学杂费,对他也特别关心照顾。乡党委、乡政府领导了解情况后给他家送来了生活用品和房屋租金,在看到马永恩骑的自行车破旧不堪时,乡里还为他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马永恩饭卡上没钱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主动借给他钱,平时班里要值班打扫卫生,同学们知道他要回去照顾爸爸,都争先恐后地替他值班,催促他早点回家。2013年圣诞节,同学们还凑钱买了礼品去马永恩租住的地方看望他们父子俩,但是,第二天他就把同学们送给他的平安果又拿回来了。马永恩说:“爸爸得病后,从来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都是左邻右舍和社会上的好心人给我的。长大以后,我一定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报答那些曾经关心爱护我和爸爸的好人。”

七年级四班班主任刘锐说:“马永恩同学刚入班时表现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不愿意与师生交流。后来我发现他的家庭情况后,经过谈心交流,他很快转变过来,学习刻苦认真,上进心强,学习成绩经常在班里和学校名列前茅。平时,他积极参加班里组织的集体活动,值日和打扫卫生都很认真主动,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

老师王丽丽这样评价马永恩:“他很听话、很懂事,性格也很淳朴,常常表现出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坚强和成熟。他善良、热情,心态乐观阳光,也有同龄孩子的稚气和灵性,脸上很少挂有愁容。如果谁需要他的帮助,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

王宇航同学说,他与马永恩同桌一年,和马永恩关系十分要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他特别佩服马永恩能洗衣、做饭,还能照顾瘫痪的爸爸。他能吃苦、学习刻苦认真,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亲邻眼中,他是家庭支柱和懂事的孩子

无论在老家平舆县老王岗乡马湾村,还是在他和爸爸租赁民房上学的甘港村,满怀孝心的马永恩独自照顾爸爸6年的真实故事感动着乡邻乡亲。马永恩父子的家庭遭遇让人同情和牵挂,大家纷纷向马永恩父子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收种庄稼,给他们送衣送被、送面送油,资助他们渡过难关。20139月,马永恩该上中学了,但中学离家有近5公里的距离,如果去乡里上学,不可能每天照顾爸爸。正在马永恩父子俩为这个事情发愁的时候,马永恩听说了甘肃庆阳中学的李勇背爸爸上学的事,就想着能不能也像李勇一样,带着爸爸一起上学,这样就解决了上学和照顾爸爸之间的矛盾了。村党支部书记樊成功知道这一情况后,在距离学校两公里的地方给他们找了一处房子,还给他们添置了日常用品。

樊成功说,在一般家庭,七八岁还是孩子离不开父母照顾管理和玩性十足的时光,马永恩这孩子却要承担照顾瘫痪爸爸生活的重担,村里的乡亲开始都为这个家庭担心。谁都不敢相信这孩子这么懂事,不仅学会了做饭、洗衣、种菜,还那么孝顺给他爸爸喂药、按摩,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成了家庭生活的支柱。

马永恩在甘港村租房居住,乡邻知道他们父子的遭遇后,为这个孩子照顾爸爸生活的行动所感动,十分同情这个特殊的家庭。邻居霍月娥与马永恩父子住同一排房子,经常帮助马永恩买馒头和面条,有时还送来水果、蔬菜。她说:“马永恩这孩子见人很有礼貌,十分懂事。他能不怕脏、不怕累地伺候爸爸6年,学习成绩还很优秀,真是不容易。”

家穷出孝子,佳话传乡里。最美孝心少年马永恩在遭遇巨大的家庭不幸面前没有低头,坚强地挑起照顾瘫痪爸爸生活的重担,以吃苦耐劳和刻苦进取的精神好学上进,以善良感恩和乐观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他的行动感动了乡邻,成为新时期的孝心典范。20145月,马永恩被评为河南省美德少年、驻马店市天中好少年标兵。

 guols1406302.jpg

每逢星期天,马永恩都要推着父亲到村外散散心。    《河南日报》记者 王天定

一片孝心报春晖

本报评论员

    8岁,天真烂漫的年龄,本应享受来自父母的宠爱,但在家庭遭受变故之后,年仅8岁的马永恩却用稚嫩的肩膀勇敢承担起照顾爸爸生活的重担。马永恩用孝行诠释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展现了当代少年的责任和担当,传递了孝老爱亲的人间大爱和社会正能量。

    遭遇家庭的不幸,但泪水过后,他的脸上依然保持着灿烂的微笑;经受生活的磨难,但他并没有被消磨掉斗志,反而变得更加坚韧;面对生活的困难,他努力负重前行,将困难变成无坚不摧的力量。他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的职责,给不幸的家庭带来生活的希望;他用六年如一日的坚守,为我们诠释了“于贫困苦难中不弃亲”的孝心真谛;他也用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灾难只是淋湿了他的翅膀,但并不能阻止他顽强地飞翔。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马永恩的事迹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也引发我们对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深入思考,不仅让青少年、更让忙碌中的成人驻足思考自己肩上所应担当的责任和义务。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需要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构筑强大的精神力量。马永恩是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我们在为他的事迹和精神感动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他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帮助,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我市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