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6月11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外气”方能“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4-06-11 08:19:04  

曹耀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对待群众“实打实”、“心贴心”,如朋友似亲人,听民声,知民情,汇民意,解民忧,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着力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接地气”的实干形象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把群众当外人,对群众“外气”的人一定不会受到群众“待见”。腐败分子戚火贵任海南省东方市市委书记时,有一次一位老太太不小心把脏水泼到了他脚上,他怒不可遏:“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说不认识他。他立即派人把老人抓了起来。这样的干部,群众能跟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吗?戚火贵正因心中无百姓、“外气”待群众,才越发贪腐,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种“外气”应坚决摈弃。

有一种“外气”值得提倡。吴金印在农村蹲点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改河造田。满山的柿子熟了,大伙围住吴金印,拣出几个又红又大的柿子让他吃,他说啥也不肯吃:“我们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柿子是群众用汗水换来的,我不能白吃。”大伙都说他太“外气”。怎么吃个柿子就和我们“外气”了呢?吴金印到底还是“外气”,在谁家吃了几个柿子,他都如数记到账上。蹲点结束后,他托人给所驻村干部捎去一封信和30元钱。信中写道:“我在靳庄蹲点期间,没有很好地遵守群众纪律,吃了群众300多个柿子,现在按一角钱一个付款,麻烦您一定如数送到各家各户。咱都是党员,拜托了。”吴金印在吃柿子上表现出来的“外气”,是党性使然、自律所致,是爱民之情的流露,是实实在在的亲民之举,群众对他的感情不会因之而淡漠,只会历久弥深。

焦裕禄说过:“共产党员要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应以焦裕禄为镜、以吴金印为标,深学、细照、笃行,接地气、连民心,实践好群众路线,万不可让群众觉得你“外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