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6月0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麦收时节话丰收

发布时间:2014-06-06 08:13:49  

记者 通讯员 张海波

“开收啦!”63一大早,上蔡县百尺乡大何庄村前,农机手张志宏轻踩离合器,一台“雷沃谷神”牌小麦联合收割机轰鸣着驰骋在广袤田野里,金黄饱实的麦粒倾泄而出。

农机合作人的笑声

在轰鸣的收割机旁,腾达农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爱民介绍说:“2009年俺买了台收割机,刚开收割机时,每天就收几十亩。如今,国家鼓励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到处是一望无垠的高标准粮田,一天能收好几百亩。”

现在农业科技推广快,标准化、规模化种粮对机械化要求更高,各种农机逐渐普及,仅上蔡县小麦联合收割机从原来的几十台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台,以前农民争抢收割机,现在是收割机抢麦田。

随着农机大军的日益壮大,如今,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民承包权的前提下,采取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农机作业耕、种、收和土地托管、流转协议,实行连片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增加社员收入。同时,积极组织合作社机械到湖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市参加跨区作业,为当地农户提供优质的机械作业服务。“现在我们合作社年作业服务面积可以达7万亩,年总收入260万元。眼下正是小麦抢收的关口,我们帮助俺村困难群众抢收抢种,现在已帮扶俺村困难农户23户,收割小麦240余亩了。”和爱民笑着说。

种粮大户的希望

“今年天气好,麦子普遍丰收,这两天趁天晴,俺几乎是连轴转,小麦收完了,就该种玉米了。”在上蔡县大路李乡马堂村,我们见到了正在田里播种玉米的种粮大户王连彬。王连彬是该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成立盛丰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126户,拥有耕作土地面积4500亩,几年下来赚了50多万元。

“合作社成立了专门的营销队伍,配备专业营销人员5人,分赴各地联系客商,了解市场信息。现已与郑州、洛阳、武汉等地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今年蔬菜将实现销售额730万元、利润75万元。现在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把夏种和夏管搞好,争取秋季来个大丰收。”望着身旁的玉米种子,王连彬眼里充满了希望。

千亩土地里的丰收曲

驱车驶入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文楼村东,大片开阔的土地迎面而来,这里就是获得过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奖章的种粮大户程静坡的农场。

据程静坡介绍,他在芦岗街道办事处承包了2800多亩土地,成立河南宏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租金是每亩800斤小麦,按市场价折合成钱给农户,加上土地平整和各类基础设施投入,到去年差不多已经投入了4000多万元。”程静坡说他现在的农场还处在规模投入阶段。

流转耕地成方连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同样的地块,种植同样的品种,规模扩大后,每亩可增加效益二三百元。”据程静坡介绍,在技术上,农场有1700亩是河南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高科技杂交制种的试验基地,他还聘请上蔡县农业局一名高级农艺师指导生产,去年农场亩产近1100斤,每亩产量高出当地普通农户200斤。

“今后我们将以发展订单农业为主要方式,准备与山东济南小麦研究所签订2000亩的良种繁育合同,与高端零售企业、国际良种公司合作,确保销售顺畅、后顾无忧。”程静坡自信地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