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田春雨)近日,笔者在西平县柏城街道办事处的“公务灶”餐厅内看到,廉政书画作品、廉政格言精彩纷呈,感到一股股廉政清风拂面而来。这仅仅只是该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在全县普遍推行“公务灶”的一个缩影。
小小公务灶,“吃”出新形象。近年来,西平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把强化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工作作为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有效手段,全面落实“公务灶”制度,努力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奢侈浪费问题的发生。
据了解,该县20个乡镇(街道、集聚区)已全部建起“公务灶”,25个县直单位建起机关“公务灶”,19个县直单位实行定点定标接待。“公务灶”制度的全面落实,引来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在该县基层采访时,不断有群众告诉笔者,自从有了“公务灶”后,机关干部在固定场所就餐,从源头上杜绝了干部‘走读’现象。同时,机关干部也从繁重的陪客任务中解脱出来,在一起交流沟通工作的多了,深入基层工作的多了,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公务灶”规范了公务接待,简化了接待程序,节约了财政资金,有效预防了“舌尖上的腐败”,既改变了干部形象,也密切了干群关系。
“目前,西平县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之风已蔚然盛行。”西平县委主要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西平县着力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坚决遏制‘餐桌腐败’,切实达到了吃‘廉政餐’、受‘廉政教育’的良好效果。作风转变了,正气树立了,也为加快西平发展、重振西平雄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