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永恩,男,14岁,平舆县老王岗乡一中七四班学生。马永恩6岁时,父亲得了急性脊柱炎,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为治病负债十余万元,其母远走他乡杳无音信。马永恩从6岁到14岁与父亲相依为命,8年里他学会了做饭、洗衣、照顾瘫痪的父亲,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八岁那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小永恩上学了,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里前几名。农忙时,他在乡亲们的照顾下干农活,平时则悉心照料自己的父亲。上初中后,乡政府帮他们父子在街上租了间房子,方便他照料父亲,和平常一样,每顿饭都是小永恩回来做,父亲吃后他才吃。马永恩独立自强、孝老爱亲、懂得感恩的品质让人感动。2014年4月,马永恩入围“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类候选人。
2.周旭,男,14岁,西平县回中八年级8班学生。2013年7月的一天,3名小学生正在池塘里玩,不懂水性的他们误入深水区,生命危在旦夕,大声呼救起来。这时,正在附近的周旭面对此景,不假思索地跳入水中,几番来回,成功将落水的3名小学生营救上来。他见义勇为、舍身救人的行为得到老师、同学及被救学生家长的赞扬。
3.邹顺乾,男,13岁,正阳县慎水乡山头小学五一班学生,年仅13岁的他已成了“家长”。他71岁的父亲在2013年10月因病去世,留给他的只有一辆破自行车、两间漏雨的瓦房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妈妈”。但在党委、政府的关怀和乡亲们的照顾下,他坚强而懂事,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给妈妈做饭、洗衣服、干农活、上学。他在作文《我的家》中这样写道:“我有一个不幸的家,家里有一个智障的妈妈和一个身体瘦弱的我。爸爸在世的时候,到家有饭吃,我不需要去照顾家。爸爸不在了,我与妈妈相依为命,我做饭、上学、干农活,还要耐心照顾妈妈,我是我家最厉害的人。如果没有妈妈也就没有家,我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带着妈妈去世界旅游,让妈妈成为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