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05月29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地书养生的老人温照海

发布时间:2018-05-29 00:11:43  

□晚报记者 吴 峰

兴来一挥洒,地书走龙蛇。在泌阳县一高附近的小广场上,经常会看到一位衣着整洁的清瘦老人手持海绵大笔,在石板上潇洒书写,笔锋一起一落之间,尽显流畅飘逸。他这种集健身、养心于一体,独具“中国范儿”的地书,每次都能引来很多群众围观、点评。

温照海今年68岁,2016年从泌阳县工人文化宫退休。虽然他一直从事文化工作,练就了一笔好字,但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地书。

与地书结缘是因为一场大病。2016年底,一向健康的温照海因患心肌梗死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术后身体虚弱,需要锻炼。他重拾几十年前的书法爱好,开始研习书法,没想到在县里的几次书法比赛中都获了奖,书法作品还入了书,这大大激发了他的兴趣。为了练习臂力,他开始到广场练习地书。

在广场写地书,不但空气新鲜、心情愉悦,而且能跟志同道合者聊天。“写地书一般都是闭着气写,静则无邪,心静则心安,心安则长寿。前几天例行体检,我的血糖、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地书的益处由此可见。”温照海高兴地对记者说。

温照海还总结了写地书的心得:以大块平坦石砖为宜,不能太过光滑和粗糙。太光滑,写出的字轻浮,消失迅速,不易显现一段完整内容;太粗糙,则费水不易干,难以形成新的书写场地。地书笔的挑选,也有讲究。写行书或草书,海绵笔头宜长,写楷书,笔头以中长为佳,而写隶书或篆书,笔头应稍短些。

温照海将地书的优点概括为12个字:省纸、省墨、环保,防病、健身、健脑。在他看来,运笔的起收顺逆、轻重缓急和提肘悬腕、意凝笔端,既锻炼了手腕筋骨,又锻炼了头脑心灵。

每天早晨6时许,照顾85岁的母亲洗脸、吃饭之后,温照海便拎着小水桶和海绵笔出门。节假日,不少小朋友更是现场学古诗,温照海写一个字,孩子们在一旁跟读,家长为孩子讲解诗词含义,场面十分热闹。

“写字得先练好基本功,横、竖、撇、捺、点要笔笔到位,不过最重要的是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温照海说,地书对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气质、凸显文化风采、折射市民生活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